文/吕长顺,中国十大财经自媒体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财富时代》杂志专栏作家,博客总浏览量超过12亿,微信公众号【凯恩斯】粉丝近二十万。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在13条改革方案中,有6条是关于金融改革的: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每条都开元体育app下载事关金融方向,可见对金融行业的重视程度之高。
为什么这次金融改革力度这么大,大环境下,我们看见随着美联储不断地加息,全球各国央行货币不断贬值。前一阵我国外汇市场出现过连续几百点的下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6.7破到6.8、6.9。A股市场也在种种影响下接连在3300点徘徊,难以突破,甚至曾险些打回3200点附近。
各个国家紧急应对的方式是被动加息,来阻止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本国货币贬值,或者进行量化宽松,扩大货币发行量。不过这些方式也是紧急应对,时间久了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秩序,引发汇率市场风险,或者是股市债市的风险。
我国经济体量大,更要找对方法,采取有效的制度措施去应对外围趋势带来的种种影响,保证我国的金融资产平稳而有效地运行,此次改革也多是围绕金融方向。
在讨论这次的金融监管之前,先来谈谈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臂膀——金融和房地产。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房地产行业属于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除了少量可以利用自筹资金解决以外,大部分的资金缺口都需要通过金融行业来解决。前几年,房地产企业单单是通过ABS、信贷、发债三种融资方式的存量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占据着大约三分之一的比例。
房地产业的繁荣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金融市场的活跃。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金融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中,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开发,到消费者的抵押贷款进行商品房消费,银行参与的程度在不断地提高,金融市场在各个环节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
但是房地产在繁荣发展的时候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多年前的P2P,原本这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借款形式,是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技术平台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但由于门槛低,手续简单,使得P2P迅速在房地产市场中找到了发展壮大的土壤,比如当时比较热的“首付贷”模式,买房人利用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或信用贷的形式获取资金,信用贷的贷款利息通常在5.5%—5.8%左右,一般可以申请到70万-100万的不等额度,随用随取,不产生费用。消费贷款的申请门槛也不高,尽管银监局规定消费贷款禁止流入楼市,可仍有因客户造假或银行审批不严,造成部分消费贷款被挪作购房款的情况发生。
再加上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监管约束,“首付贷”“赎楼贷”“过桥贷”“垫资”“短期拆解”等模式搭建了社会游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机会,各类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进入房屋交易市场,进而直接或间接地推高房价。时间长了难免出现问题,P2P更是破坏了金融秩序。
除了P2P给金融业带来危害,虚拟币、贵金属、私募股权P2P、地方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地方基金等情况,也导致了很多债务负担和无法兑现的金融衍生品,给地方政府甚至是央行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使得更多银行储蓄资金漏洞百出。
再加上过去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快速提高,长期流动性过剩,大量超发货币流入房地产市场。其次,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导致了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过度依赖不动产。如今,房地产市场资金量大且不活跃,这么庞大的资产若是不形成有效的流通,或许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压力,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形成阻碍国民经济增长的包袱。当时,国家对房地产的管理是比较缩紧的,对金融行业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各地政府可以举债发基金,不过现在就没有这种情况了,若是有什么动静要直接向中央汇报,不允许地方县利用市上报省再从省上报中央,地方发债用土地财政来进行背书,现在都变得更加严格了。以后要是颁布新的金融规划,也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垂直进入由地方到中央的系统中,全面又高效。
能看出,现在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和金融业的政策是不同的,总的政策趋势是房地产要放松,要多元化,要更加市场化关于金融管理。同时,金融监管要缩紧,要垂直,也要有效。
在2023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接受了媒体采访,其表示,要稳住房地产,就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平稳健康发展。尤其是提到要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避免和金融风险、地方债风险交织发生系统性的风险。
金融监管体系的搭建,让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加稳定的方向,资金不能只是停留在虚拟市场和金融圈里,必须让资金出来,形成实体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联系,相互生长,促进资金循环,不能任其无序发展,形成失控式的运作模式。
这次金融监督管理局是自上而下设立,取消了之前地方原来的金融办、金融工委这些部门。国家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全面设立金融监管局,对金融监管总局负责,垂直型的模式来得更快。
详细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除证券业务之外的金融行业的所有监管,这里要明确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务的所有监管,像银行、保险、债券、信托基金等要纳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变为国务院直属金融机构,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这块业务划归给金融监管局,企业债发行划归中国证监会。
这就意味着,保留了中国证监会的发行、上市、审核,包括结算交易等市场化职能,可监督职能划归金融监管总局。能够看出金融监管总局这次是自上而下进行监管,让整个金融系统都得到监管,这次的监管也是国家进行垂直化管理和监管金融市场的第一步。
另外,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下,“一行两会”格局变成“一行一局一会”格局,从根本上理顺了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之间的关系。
今年对金融市场的一些改革,应该也是对房地产市场制度改革的相辅相成,金融和地产在全球各发达的经济体国家都有内部联通关系的,所以说,房地产的宽松多是为了疏通堵塞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的严是为了市场在机会到来时,能够平稳向前运行。
这两年里,国家颁布了很多房地产政策,像两会之前发布的允许中国的私募股权机构,对我国的房地产不动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运营,这意味着原来房地产流动性有可能被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所搅动,利用资产证券化,把一些流动性转向股票市场。流动性多了,对于低估值央企和国企蓝筹个股也有好处。
我们的资本市场像股票市场,这几年也没有那么活跃了,中国股市资金量缺少,流动性不足,企业虽然上市了,但融资能力不强。据统计,仅2005年我国69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206.5亿美元,是沪深两市2003年、2004年首发募资总额800多亿元人民币的约2倍。2007年11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从2008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2008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
2008年年底,A股上市企业数量共计1625家,2018年年底3583家,增加了一倍多。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上市企业融资总额超过10万亿。十年间,A股总市值从12.14万亿增长到43万亿,但考虑到上市企业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上市企业的平均市值其实与2009年是差不多的。以A股市值除以当年的GDP得到证券化率,十年间我国的证券化率基本在50%左右徘徊,而美国当时的情况是200%左右。
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结构中,内部融资所占比重普遍较低,外部融资所占比重较高,很多上市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大多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是希望依靠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
这两年融资情况转好,A股IPO市场数量变多。2020年A股IPO企业有437家,全年募集资金总额不到5000亿元,2021年A股有523家企业上市开元体育app下载,通过IPO合计募资5436亿元。据普华永道统计,2022年全年A股接近400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超过5600亿元,其中IPO融资额比2021年全年的5478亿元增加约3%,连续两年创出历史新高,上交所、深交所IPO融资额分别是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转好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海外流动性大幅收紧,国内宏观流动性相对充裕,但如果是我国资本市场本身所吸引,那应该会更多。不过这两年也有改变,比如全面注册制的持续推进也使得越来越多企业能够通过IPO实现上市融资。像2021年上市的新股中,很多是利用注册制方式发行,科创板、创业板IPO企业共361家,占比为69%,分别募集资金2029亿元和1475亿元开元体育。北交所开市后,41家公司登陆A股,合计募资75亿元。
市场中,对我国的那些大体量的金融、基建、能源等央企和国企的上市企业来说关于金融管理,这些年的市场表现就比较平,我国资本市场的主体有很多低估值国企和央企上市企业,成为市场的奠基石,涨不上去跌不下来。为什么跌不下来?主要是它们权重大,大幅度地下跌会使资本市场形成趋势性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央企和国企权重比例较大的这部分上市企业没有形成对资本市场的贡献。
只有将金融资本市场流动性补充进来,才能让更多优质上市企业愿意在我国市场上市融资,当然也才能调动全球金融资本,或者是让我国的投资者愿意把自己从房地产市场转到资本市场,提高他们在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获利的机会。
另外,从2022年融资募资投向来看,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是A股未来的大方向,这些行业已经成为2022年新股募资热点,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像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力。按IPO数量计算,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以超过140只新股和超过110只新股排名前两位,约占A股IPO总数量的三分之二。
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以超过2300亿元和超过1700亿元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约占A股总融资额的七成。2022年A股前十大IPO融资额中,有7家来自科创板、1家来自创业板。
重要的是,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更多改革优化措施的推出,将会进一步增强A股资本市场的吸引力,2022年A股市场有七成的融资金额来自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说明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是更大的。
发展“硬科技”企业已成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科创板、北交所服务创新企业的定位,这两年科技、数字经济、传媒和通信行业以及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占比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之后也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