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在起稳回升中展现出韧性和活力。高盛最新全球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指出,到2023年底,中国内需的全面复苏将推动全球GDP增长约1%。这一增长动力还将延续至2024年。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瑞银等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2024年,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如何在疲弱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踏浪前行?红星资本局推出《复苏——经济学家看2024》,对话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探寻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之路。
“资本市场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投资端和融资端并重的话题,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确保金融体系对于各种风险和冲击都具备足够的韧性,为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提到,对于目前大众关心的“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议题,需要从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监管规则和金融监管手段三方面重点发力。
红星资本局:近年来数字经济备受关注关于金融管理,它的发展会给金融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
一方面,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针对零售端,特别是长尾客户,金融机构对数据应用的需求更迫切;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可以实现数据变现。数字经济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后,迅速扩散到多个领域,进而形成“数字产业化”开元游戏。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围绕数据,出现了如何合理保护数据使用权、产权;如何清洗、脱敏数据;如何实现数据的安全保护等多个问题。
因此提升数字的功能性就十分重要。尤其是建设一体化平台,统筹管理资源,例如政务云、公有云等等,建立高效协同的数据中心。
另外一方面就是关于数据资产。数据资产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如何定价、如何转让、如何估值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成立的大数据交易所都在围绕数据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数据要素价格监测机制等进行探索。银行业也在探讨数据资产入表关于金融管理,比如是否能像银行贷款一样进入资产负债表。
红星资本局: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近年来的高热话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郭田勇:近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5种监管方式相辅相成,目的是构建更加健康、稳定和高质量的金融体系。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确保金融体系对于各种风险和冲击都具备足够的韧性,为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此外,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动还需要合理引导和约束。目前中国的金融创新依然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如金融创新的合规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需要进一步协调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点重点发力。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监管协调和协作。监管机构需要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这将有助于更好了解金融市场全貌,从而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还将有助于减少监管的盲区和空白;
二是完善金融监管规则,提高监管效能和透明度。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传统的规则制定和执行方式难以适应当前金融监管的需要,容易出现监管套利和监管滞后的情况。监管机构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金融创新的监管,以便更好地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
三是运用先进的金融监管手段,实现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比如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金融监管的数据平台和分析平台,实现对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交易和风险的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红星资本局:对于金融风险,监管这只“有形的手”必不可少。目前的监管形势有没有新的变化?
郭田勇: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面临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完善的问题和挑战。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防范风险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已经有地方将金融科技的最新成果充实到金融业监管中,例如北京的监管沙箱等,使监管机构清晰把握风险点开元体育,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为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预留下更大的空间。
郭田勇:从国际视角分析,可以借鉴美国和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预期未来我国金融监管的重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二是提升金融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效能;三是加强和完善金融创新监管。
郭田勇:2023年初,我国整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能源价格下跌和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此外,供需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物价水平产生了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阶段,国内生产恢复较为迅速,农产品供应充足。然而,需求的完全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整体物价水平出现了阶段性走低情况。
但是宏观调控政策将会对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发挥有力的支持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和供需关系的平衡,我国整体物价水平阶段性走低的现象将会有所调整。开元综合网站开元综合网站开元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