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证监会也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此外,统筹推进央行分支机构改革,不再保留央行县(市)支行;国家发改委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功能划入证监会;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
3月8日上午,、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分组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加强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谈了四点认识:
一是关于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有利于加强监管,提高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为化解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完善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改革方案落实中要稳妥。
易纲表示,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要把机构改革方案落实好。
总体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设立可以更好地协调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行为监管、主体监管、功能监管和审慎监管。证监会的保留、优化,体现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视。此番调整后,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形成“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的架构。
记者获悉,此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将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形成更高效的监管协同效应,一方面妥善填补金融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之间的监管空白,另一方面集合各个金融监管部门职能,更高效地处理行为监管、主体监管、功能监管与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中国分业监管体系与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已不相适应,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也存在沟通不畅、协调不够等状况。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日渐清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开元体育,如何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此次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监管,有助于减少监管空白和监管交叉关于金融管理,落实好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工作,还能有效避免中央和地方、多个部门之间多重监管或监管缺失问题,令监管范围覆盖整个金融领域,且分工更加合理,将大大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此次改革方案,人民银行作为现代中央银行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即剥离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现代中央银行非核心职责、完善分支机构改革,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下,未来中国央行将更聚焦管好货币“总闸门”、提供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服务、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管控外部溢出效应,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治理格局。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证监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方案还显示,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证监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根据《证券法》第14条规定,证监会设有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由证监会专业人员和所聘请的会外有关专家担任。证监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36个证券监管局,以及上海、深圳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关于金融管理。
改革落地前,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记者,“这体现了我国对于证券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政府有为的客观体现。”
田利辉认为,证监会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后,能够有效解决谁来监管监管者的问题。此外,还有助于协调不同监管分工,统筹金融工作,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和证券监管的提质增效。
田利辉说:“证监会这次改革不仅要实现机构精简,更要落实定位精准。只有精简的行政机构和精准的监管定位,才能更好地推动资本市场监管的中国式现代化。”
前述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学家向记者透露,随着国际形势骤变与境内金融市场发展,目前中国金融监管面临多项挑战:
一是高通胀正迫使欧美央行先后采取激进的加息举措,或令欧美国家面临更大的经济衰退压力,加之俄乌冲突、大国博弈与能源粮食供应风波,持续影响全球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二是科技资本与数据资本正逐步替代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开始主导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由此带来新的广泛、未知的影响;
三是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令金融业态、风险形态、传导路径和安全边界发生重大变化,如何保证平台资本公平竞争并防止无序扩张开元开云游戏,又是新的挑战;
四是受宏观经济波动与疫情冲击影响,信用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依然较大,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尚未缓解,个别头部房企债务风险突出,仍令金融市场稳定存在隐患;
五是专业化处置机构和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实控人或最终受益人的风险处置主体责任需要强化,金融管理部门风险处置责任需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落实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升等。
“这都需要相关部门需推动此次金融监管部门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职能,填补当前金融监管体系所存在的空白地带。”他指出。
连平认为,此次金融监管部门改革无疑是“切中要害”,将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一系列重要积极影响,包括进一步增强金融监管工作科学性、合理性和有序性;通过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有效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规范金融市场运行秩序,更好地支持金融创新与控制金融风险。
记者获悉,要构建更完善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相关部门在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同时,还需与其他政府机构建立更好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现代金融监管的操作效率。
一是中国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是地方法人,其党组织关系、干部管理、国有股权监管、审计监察和司法管辖都在地方,因此需进一步强化地方党委对金融机构党组织的领导,建立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重大风险处置机制;
二是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健全“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包括有效抑制金融机构盲目扩张,推动法人机构业务牌照分类分级管理,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三是联合多部门共同推动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筑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依法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加强股东资质穿透审核和股东行为监管,严格关联交易管理;
四是营造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机构与公安机关的紧密合作,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与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部门协作;
五是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中央地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将消费者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
六是完善金融安全网和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明确金融风险处置的触发标准、程序机制、资金来源和法律责任;
连平指出,针对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此次金融监管部门改革也有所体现。比如央行撤销大区分行、恢复设立省级分行、取消县级支行等改革措施,将较好地实现央行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匹配,加强央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性,更好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而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