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简称“工行河北省分行”)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引领,以迎接工商银行成立40周年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工总行党委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分行党委“五争四强”发展思路和“实施高质量提升工程 打造新时代优秀分行”战略落地实施,紧紧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心任务,为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主动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截至2023年末,工行河北省分行本外币资产和全部存款规模均超1.2万亿元,各项贷款规模站稳1万亿元台阶,为全省3900万名个人客户和51万个对公客户提供卓越金融服务。
工行河北省分行聚焦“河北所需、金融所能、客户所盼开源全站体育 、工行所长”,着力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主动向工总行争取25项信贷政策,切实将更多优质金融资源配置到国家战略、重点项目、灾后重建、实体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发挥了金融助力稳增长的大行支柱作用。工行河北省分行各项贷款余额在2023年6月末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年末达到1.03万亿元,全年增量超14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累计承销政府债突破4140亿元,占发行总量的17.5%,自2015年河北省地方债发行以来累计承销量始终位居市场首位。
工行河北省分行站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首次作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全方位高质量服务2023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更好助力河北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持续围绕交通、产业、生态三个率先突破领域加大信贷投放,重点支持了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河北京车造车基地、南水北调中线等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贷款余额达2365亿元。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组建重大项目、服务疏解、资源保障、总行资源落地四个专班,创新推出“雄安新区发展贷款”,实现雄安新区重大项目金融服务全覆盖,雄安新区贷款余额同业首家超9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京雄城际铁路、京德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服务河北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为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向雄安新区和其他地域疏解转移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保障了北京“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落地。
2023年7月涿州、涞水等部分县(市)特大洪灾发生后,工行河北省分行积极落实河北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部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组织做好防汛救灾应对和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的同时,组建省市支行三级联动的支持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组,开设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推出“河北灾后重建贷”融资方案,加大受灾地区基础设施修复重建和民生保障领域资金供给,帮助受灾地区企业和群众解难纾困。扎实做好涞水县灾后重建对口帮扶工作,建立服务专班、专项信贷、专项政策“三专机制”,发挥了大行头雁效应。截至2023年末,已为全省受灾地区各类主体发放贷款47.25亿元,存量贷款减免息291万元,为保定、廊坊等重点受灾地区累计捐款超416万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员工为涿州市双塔街道永济秀园小区药店上门办理“灾后重建贷”
工行河北省分行主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和融资结构,更加专注主责主业开元体育,选派金融顾问走进开发区,将更多资源配置到服务河北制造强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连续两年独家承办河北省产融合作签约仪式暨银企对接活动,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进驻式服务,助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基本实现对省级主导产业专属融资方案全覆盖。持续加大制造业龙头、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制造企业支持力度,有力地支持了中信戴卡、中航工业惠阳航空螺旋桨、天威保变等重点企业。2023年末,工行河北省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1450亿元,增幅超40%,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70亿元,增幅超30%。
工行河北省分行积极谋篇布局科技金融大文章,主动融入河北科技强省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大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金融活水。建立专业服务机构,全省金融机构中首家在省行层面单独成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并在雄安新区设立分中心和科创支行,为科创企业提供投融资、资本市场对接、风险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深化与全省高科技产业园区“一对一”金融服务,推出“河北科创贷”专属融资产品,有力地支持了晨光生物、同光半导体等一批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345亿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工银绿色银行+”品牌,与省发改委合作设立“双碳”专项贷款,在雄安新区设立河北省低碳转型基金,重点支持了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等绿色产业和项目建设,包括国能河北综合能源“绿电制绿水”、中石化绿源地热等项目,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增幅超40%。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50.8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1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加强自身运营节能降碳管理,组织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推动自身运营能耗强度与能耗总量全面降低。
工行河北省分行认真落实中央和河北省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各项纾困政策,广泛开展“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深化开展“工银普惠行”品牌活动,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金融管理新闻动态、降本、提质,普惠贷款增幅超50%、余额达783亿元。大力发展数字普惠,创新推出河北特色产业贷、河北专精特新贷、河北金融资产支持贷等特色产品,丰富区域特色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助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模式,开展“千名专家进小微”活动,依托“环球撮合荟”平台,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主动落实各项减费让利政策,全年累计降费规模近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9万户,助力小微企业纾解经营压力。
工行河北省分行全面贯彻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5条措施,持续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有效金融供给开源全站体育 ,通过深化与长城汽车、新奥集团、德龙钢铁、五得利面粉等全省民营百强企业合作,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对接支持,进一步做实“定制化”政策、做优“滴灌式”服务,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46亿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大力推动数字工行(D-ICBC)在河北落地。积极参展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全面展示工行数字化金融服务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河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与省供销社合作,打造全省首创的土地农作物卫星遥感监测平台,助力河北耕种土地托管和集约化经营。发挥雄安新区科技前沿优势,落地“雄安数字身份+数字人民币”支付项目、南文营智慧公交场站、企业京雄互迁系统等一批创新项目。积极做好数字人民币推广,累计建成应用场景超4200个,涵盖数字政务、智慧民生、公司金融、同业合作、跨境支付等多个领域。
工行河北省分行依托工行国际化经营优势,全面提升本外币一体化服务质效,与省商务厅、石家庄海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自贸试验区、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河北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持续开展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春融行动”和跨境人民币服务“春煦行动”,首次作为河北省交易团成员单位参与服务第六届进博会,积极参加2023年RCEP燕赵行·百场千企宣介活动,为河北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搭建金融桥梁,全年办理国际结算18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254亿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把助力消费扩容提质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相结合,深化开展工银助商惠民行动,投入近850万元在保定、秦皇岛等地配合发放政府消费券,助力激发城乡消费。围绕重要消费节点开展“工银爱购”系列消费促销活动,紧盯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主动联合河北省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业态,开展消费满减、消费分期、数币体验等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全年实现商户消费额超2000亿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一系列稳定房地产优化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体做好保交楼、扩需求、防风险、促转型金融服务,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加快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全年投放个人住房贷款超560亿元,余额超3750亿元。落地雄安新区首笔疏解人员北京市管公积金贷款,高效服务疏解人员“安居梦”。稳妥有序推进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工作,惠及68.2万户居民,涉及贷款近2600亿元,占余额的近70%,利率平均降幅达55BP。积极对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有力地支持了石家庄、保定、唐山、沧州等地市的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发放城市更新融资超200亿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谋篇布局养老金融大文章,全面推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场景生态建设。做好社保服务创新,建成社保服务网点600家,开展三代社保卡“居民一卡通”换卡工作。做优做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升职工养老保障水平。积极发挥首批个人养老金试点银行优势,加快石家庄、雄安新区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推广,开户超16万人。持续提升线上线下渠道适老化改造水平,在网点设置无障碍设施、提供辅助器具,在手机银行、智能机具投产老年版界面,更好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环京协同养老项目招商推介,康养产业贷款余额达到130亿元。
工行河北省分行积极推动服务下沉和产品创新,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投入力度,广泛开展兴农撮合、“兴农万里行”等活动,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银行。机构空白县域恢复工作有序推进,工行康保支行对外营业,工行尚义支行加快筹建,即将实现全省县域机构全覆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全省各设区市,数量达到229家。以工银“兴农通”为抓手,推出种植e贷、粮食收储贷、农村产权贷等20余款专属信贷产品,对全省9000多万亩耕地主动授信,支持黄骅旱碱麦、平泉香菇、顺平肠衣等一批县域农业特色产业,涉农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增幅超30%。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品牌节中,工行河北省分行“金融及时雨润泽旱碱地‘麦’向丰收”案例荣获“名企助农典型案例”奖,为工行系统唯一获奖案例。扎实做好丰宁满族自治县等省市级定点帮扶工作,更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行河北省分行立足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响应国家和河北省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举措,升级金融服务,配置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河北文旅产业发展,助力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自主研发智慧文旅系统,为承德避暑山庄、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园博园等重点景区提供综合服务,以数字化服务手段促进景区及周边“吃住行游娱”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金融与文旅产业多渠道、多场景融合发展,释放“金融+文旅”跨界生态新活力,由文化和旅游部携手工商银行总行在正定支行打造“自在正定”文旅驿站,为全国首家金融机构文旅驿站。
工行河北省分行持续深化政银合作,纵深推进GBC+基础工程,围绕政务民生需求搭建场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助力各级政府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力保障各级财政类资金运转,为全省158个行政区提供代理财政集中支付服务,占比80%。投产雄安新区、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保函项目,实现招投标线上“全处理”、线下“零次跑”,缓解投标企业资金压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保函电子化进程。
工行河北省分行聚焦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创新打造“1+3+X”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即“一个”专属介质识别身份,创业、安居和社保医疗“三大核心场景”,养老、教育等X个场景建设,逐步构建覆盖新市民“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的金融服务生态圈。把发行专属介质作为识别身份和匹配服务的重要突破口,“工银新锐卡”“工银新市民卡”已发卡超27万张。特别针对进城务工群体,与省住建厅合作发行“冀建通卡”,配套免费结算套餐,累计为农民工群体发卡超5万张。
工行河北省分行以解决群众痛点和难点为切入口,将优势产品服务深度嵌入到各行各业场景中,依托开放银行服务平台和工行云产品,加快推进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场景建设,全面深化民生金融服务。打造“数字校园”平台,整合学校缴费、智慧食堂、门禁考勤等一体化服务,为近2400所学校、80多万名师生带来便捷高效的数字校园体验。依托手机银行建设个人数字金融服务核心平台,个人手机银行注册客户超2650万户,与工银e生活、工银“兴农通”、微信银行等线上平台形成“金融+生活”协同服务平台体系,不断提高群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工行河北省分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一体推进网点布局优化、运营改革、生态赋能、投诉治理,人民满意银行建设迈出新步伐。聚焦“网点+政务”“网点+生活”“网点+养老”“网点+财富”等重点场景,完成出入境服务、老年服务等36个重点特色生态打造,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做“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做实“工行驿站”品牌,深化与团省委合作共建,依托780余家“工行·小青星驿站”,更好满足群众歇歇脚、喝口水、充充电等便民服务需求。
工行石家庄桥西支行营业室荣获中银协“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称号
工行河北省分行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要求,广泛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金融消保宣教活动,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实施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等“五进入”集中宣传,向社会各界广泛普及金融知识,积极践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2023年各级机构共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超1500场次、受众超172万人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工行河北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工总行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分行党委“五争四强”发展思路,全面深化“实施高质量提升工程 打造新时代优秀分行”战略实施,以工商银行成立40周年为新起点,踔厉奋发,接续奋斗,更好围绕“国之大者”履行职责,做实做细科技金融开源全站体育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更大力量。